七台河

招商网

七台河招商网  >  七台河招商动态  >  【招商】政府智囊的招商新哲学:新常态招商引资

【招商】政府智囊的招商新哲学:新常态招商引资

| 招商动态 |2016-04-27

当下

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。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,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就要首先清楚新常态经济的新特点,同时也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产业转移的新趋势,这里总结了新常态招商引资5大心法供大家参考。

1、搞好招商引资,一定要清楚新常态经济的5大新特点!

2014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“新常态”这一概念,并在当年11月召开的APEC峰会上对“新常态”的内涵进行了阐述。去年底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论述了新常态的九个趋势性变化。根据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阐述,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:

①经济增长速度由“高速”转向“中高速”。

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两位数高增长,我国经济总量大幅跃升,目前已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经济结构也正在发生积极变化。由于经济总量的扩大、发展中矛盾和问题的累积与暴露,以及世界经济受上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持续低迷,我国经济不可能也无法保持过去的两位数增长,理性回落是客观规律,也是现实需要,表现在增长速度上,即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。由于总量基数较大,即使实现7%左右的增长率,其新增绝对值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总量,仍然比较可观。

②经济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。

在经济发展严重落后、社会财富极度匮乏、人民收入普遍低下的情况下,发展不足、发展不够是主要矛盾。为攻克这一主要矛盾,千方百计加快发展,快速做大经济总量,势必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的首选。但是,不容回避的现实是,与规模速度型发展模式相伴生,资源浪费、环境污染、质量不高、产能过剩等恶果逐步显现,并呈愈演愈烈之势,直接威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,中国之所以出现产能过剩问题,根本原因就在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,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将粗放的增长方式转变成集约的增长方式。

③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、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。

结构性矛盾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之一,高投入、高能耗、高污染、低效益企业比比皆是,一些行业产业产能严重过剩,尾大不掉,积重难返,企业困难多多、矛盾重重。调整经济结构、推进产业升级势在必行、刻不容缓。一味或过分依靠增量扩能调整结构,不仅不可行,而且收效甚微,需要进行调整存量、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。重点要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,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;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不断做大做优增量,全面提升产业层次、企业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
④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。

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中,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投资、出口、消费“三驾马车”,而尤以投资动力最强。人口红利、土地红利、资源环境等要素,也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但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、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突飞猛进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以要素和投资为原动力的“三驾马车”越来越显得动力不足、不可持续,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。在G20国家中,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唯一低于50%的只有中国,仅为30%。实施创新驱动任重道远。如何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?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、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,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,中国不缺创新要素,缺少能把要素集成的创新制度;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,要让一切劳动、知识、技术、管理、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。

⑤经济发展环境由过多“软约束”转向更多“硬约束”。

近年来,针对饱受民众诟病的环境污染、食品安全等经济高增长中出现的问题,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高度重视,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,适时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,但在唯GDP政绩观杠杆的指挥和左右下,众多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没有得到切实有效地执行,相当一部分被束之高阁或形同虚设。经济发展环境的约束失之于软、失之于松,必然贻害百姓和子孙后代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,绿色发展、节约集约发展将成为主旋律,实施发展环境硬约束十分紧迫、势在必行。此外,过去我们习以为常、自以为是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,随着国务院《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》的下发,也一去不复返,税收、财政等政策的刚性约束增强。

二、搞好招商引资,要准确把握新常态下产业转移的4大新趋势!

遵循市场经济规律,产业在不同区域内有序转移是大势、也是常态,并显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。当前一个时期,国内产业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征:

①产业转移区域依然呈现由沿海向内陆、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递次渐进特征,但转移至东盟及“回归本土”的产业和企业增多。

以长三角、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已大多进入工业化后期,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,一些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、外延扩张型企业亟待向外转移,一般来说,内陆和中西部地区是他们向外转移的理想选择。未来一个时期,仍将延续这一态势。但是,一些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、外资企业开始“东南飞”,转移至东盟国家。开拓东盟国家更为广阔的市场固然是其动因之一,但更重要、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,寻求更为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、规避贸易规则。如,耐克运动鞋工厂从中国“转战”越南后,大量广东电子企业也将生产车间移师东盟国家。此外,美国、欧盟的“再工业化”,“浙商回归”行动等,也吸引一部分产业、企业和项目“回归”。对此,必须充分正视和高度重视,并多从自身查找不足,积极寻求应对之策。

②转移产业层次总体上依然以加工型、劳动密集型和价值链中低端产品为主,但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呈高速增长态势。

加工型、劳动密集型和价值链中低端产品首先向外转移,这是产业外向转移的一般规律,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一般路径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基本沿袭这一路径。但是,也要看到,近年来,一些高端产业产品开始顾盼、钟情于内陆和中西部地区,并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。一大批规模大、牵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、战略性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落户中西部,有力提升了当地的产业层次。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:一是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、长江经济带、“一路一带”等区域发展战略,创造了巨大显在和潜在商机;二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,特别是高铁的贯通与不断延伸,“地球村”更小、更通畅、更便捷;三是资源、环境优势仍然较为明显。

③产业转移方式依然以外溢性单个企业、大企业和民间投资者为主体,但区域性、集群式、全产业链式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。

产业转移的原始动力来自企业规模扩张的冲动,当单个企业、大企业产能受抑而有扩张冲动,当地又不满足需求时,他们便将视野投向外部,而与之毗邻之地理所当然成为其首选。理论和实践昭示,无论是零星产业转移的初期,抑或是规模化产业转移的中后期,外溢性单个企业、大企业和民间投资都是产业转移的主体。此后,随着企业投产和市场营销,一些企业和民间投资者认识到,独来独往的产业转移和投资,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产业,效益并不理想,甚至不如从前。于是,更多企业开始注重结伴转移和集群转移。实施集群式产业转移,其原有的产业链得以在转入地保存、延续和延伸,其固有的市场也不会因空间的转换而丧失。因此,区域性、集群式、全产业链式产业转移趋势越来越明显,对转入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著。

④土地、劳动力、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竞争优势依然存在,但呈明显弱化之势,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、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竞争渐趋主导。

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与东部沿海和长三角地区相比,中西部在土地、劳动力、环境容量等生产要素方面,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。但是,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这些优势正在弱化。如,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全面和严格实施,真正可用于产业发展特别是工业项目的土地日趋紧缺;如,随着国家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管控,环境容量的空间越来越狭小;又如,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且难以遏制;凡此等等,表明中西部地区生产要素优势已不明显,并有可能丧失。对此,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。区域间的竞争特别是招商引资竞争,更多地取决于区域发展的软环境,尤其是政务环境、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。

三、新常态下招商引资5大心法!

无论是调整存量,还是扩大增量,没有有效投入都是一句空话。而扩大有效投入,最现实、最直接、最有效的选择和路径就是招商引资。要适应新常态,积极探索招商引资的新路径。

①突出全产业链招商,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性。

打造和做大全产业链,一是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,全产业链既能产生最大规模效益,又能促使单个企业实现最佳产能配置;二是适应产业转移的新特点、新趋势;三是可以提升现在产业配套能力。要深入分析本地区现在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发展现状,找准打造全产业链的薄弱环节,编制相应的招商项目,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,着力引进一批配套项目,补齐全产业链短板。要深入研究全球及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产业转移意向,预测其转移趋势,紧盯骨干龙头企业,采取共建特色产业园等方式,积极引进和承接全产业链。如,某市瞄准全球机器人产业链,开展国际招商,库卡、ABB、安川等全球“四大家族”企业纷纷来芜考察。

②突出新兴产业招商,提高招商引资的引领力。

近年来,各地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既强劲地拉动了经济增长,又有力地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。而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,又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。在新兴产业招商中,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:第一,坚持把引进、承接新兴产业,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,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,不遗余力地抓紧抓好;第二,注重与现有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的结合,把促进和提升现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;第三,遵循市场经济规律、尊重企业意愿,不越俎代庖、贪大求快、一哄而上,否则,往往事与愿违、适得其反,还可能形成新的产能过剩。前几年,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光伏产业就是惨痛的教训。

③突出重大项目招商,提高招商引资的含金量。

在招商引资中,要做到经济工作项目化,项目工作责任化。既直击经济工作的核心,又强调抓落实的重要性,可谓一语中的。很多地方招商引资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均在于项目,引进牵动性强、产业链长的重大项目,则成功;引进拼资源、拼土地、拼优惠政策的一般项目,则失败。无论是一个地方,还是一个园区,其差距均在于有无重大项目支撑,有则强,无则弱。各地要认真研究、深入分析、牢牢把握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业发展大势,特别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,充分发掘本地资源、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,认真谋划和编制一批投资重大项目,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韧劲,久久为功,善做善成,努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,有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。

④突出国家战略招商,提高招商引资的期望值。

长江经济带、“一路一带”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,都会提升相关地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战略位置,更为招商引资赢得了更多的“筹码”,也大大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期。要通过多种形式,向国内外广泛深入地宣传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各地的部署,及其带来的诸多利好机遇,打好“国家战略”品牌,增强对客商的吸引力。要抓住多重“国家战略”机遇,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特别是交通、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加快已开工和立项的高速公路、高铁、城际铁路、引江济淮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,提升招商引资的硬环境。

⑤突出发展环境招商,提高招商引资的软实力。

在区域经济一体、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,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大背景、大环境下,区域经济的竞争、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资金等要素流动,更多地取决于经济发展环境,特别是政务、法治和人文等软环境。随着政府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、涉企收费清单相继出炉并不断完善,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宽松,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的氛围将更加浓厚。但是,也必须看到,一些隐形的发展环境问题依然存在,如信用体系不健全和政府效能仍较低下等,严重影响和挫伤了投资者和企业家的信心。必须以踏石有印、抓铁有痕的精神,下决心、动真格破解发展环境中存在的问题,积极构建公开透明和可预期的法治化亲商营商环境,不断提升区域竞争软实力,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。

招商热线:400-116-9096
投资指南

七台河(拼音:qī tái hé)南与鸡西市、牡丹江市相邻,北接佳木斯市、鹤岗市,东连双鸭山市,西通哈尔滨市,周边有13个县、7个国营农场,铁路交通便利。七台河1958年开发建设,1983年晋升为省辖市。 七台河市是中国三大保护性开采煤田之... 更多

投资七台河
  • 工业用地

    工业用地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企业政策

    企业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厂房仓库

    厂房仓库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写字楼租售

    写字楼租售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

    资金扶持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人才政策

    人才政策

    立即咨询
  •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
    友情链接:

    绥化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大庆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哈尔滨招商引资招商网    七台河产业扶持政策

    七台河土地出租出售     七台河厂房出租出售     七台河仓库出租出售     七台河写字楼出租出售

    七台河招商引资服务平台

    ×

    您好,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、工业用地、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?也可直接拨打400-116-9096,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!

    稍后再说

    马上咨询

    电话咨询
    400-116-9096

    客服咨询

  • 注册公司政策
  • 土地厂房咨询
  • 资金扶持咨询
  • 其他相关咨询